
“医生炒股配资平台官网,我最近总头晕乏力,蹲厕所一使劲就喷血,站起来就好了,这到底咋回事?”
近日,沈阳市肛肠医院接诊了37岁的张先生,他一进门就满脸憔悴。原来,5年前他就出现了便血、肛门肿物脱出的情况,“肉球”脱出来用手推回去,便血也只在排便时出现,他便没放在心上。可最近半年,便血越来越频繁,出血量也大增,还总觉得浑身没劲、眼前发黑,这才慌了神赶来医院。
检查结果触目惊心!痔疮竟是“贫血元凶”
主治医生立即安排了血常规和电子肛肠镜检查,结果让所有人都捏了把汗:
血常规显示,张先生的血红蛋白仅为48g/L!要知道,成年男性正常血红蛋白范围是130-175g/L,低于60g/L就属于重度贫血,随时可能因缺氧晕倒、休克,甚至危及生命!
电子肛肠镜下,清晰看到他肛缘皮肤环状突起,直肠粘膜脱垂,局部还有溃破血栓,3、7、11点位粘膜充血隆起跨越齿状线——确诊为重度混合痔!
“导致他重度贫血的罪魁祸首,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痔疮!”主治医生解释,张先生便血持续5年,长期慢性失血像“温水煮青蛙”,悄悄耗光了身体里的血红蛋白,最终拖成重症。由于贫血严重,医院第一时间收治入院,先通过药物纠正贫血,再制定手术方案。“幸好他来得及时,再拖下去可能引发心力衰竭,后果不堪设想!”
展开剩余64%灵魂拷问:小小痔疮,为啥会搞出“贫血大事”?
很多人觉得痔疮是“小毛病”,便血忍忍就过,可为啥会诱发贫血?答案很简单:
痔疮的核心症状之一就是无痛性便血(尤其是内痔),多表现为排便时滴血、喷血,或便后手纸带血。初期出血量可能不多,但如果长期忽视,每天少量出血累积起来,就会导致身体“造血赶不上失血”——血红蛋白水平持续下降,红细胞数量减少,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。
轻度贫血可能只是偶尔头晕、乏力,容易被当成“没休息好”;但发展到中重度,会出现面色苍白、心慌气短、记忆力减退,甚至站立时突然晕倒,严重影响心脏、大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!
每2个成年人就有1人患痔疮,别再“硬扛”!
你以为张先生的情况是个例?其实在肛肠科,这样的患者每年都有不少!
中国痔病诊疗指南(2020)数据显示:51.14%的成年人患有肛肠疾病,其中痔疮发病率高达50.28%——相当于每两个成年人里,就有一个受痔疮困扰!
为啥小痔会拖成“重症”?无非是这三种心态:
觉得“问题不大”:便血时有时无,不疼不痒,就放任不管;
觉得“难以启齿”:隐私部位的毛病,不好意思去看医生;
害怕“手术太痛”:听说治痔疮要开刀,宁愿硬扛也不就医。
可实际上,痔疮和其他疾病一样,早期治疗难度低、恢复快!比如初期内痔,通过调整饮食、改善排便习惯,配合药物治疗就能缓解;但如果像张先生这样拖延数年,不仅要承受贫血的痛苦,手术难度和恢复时间也会大大增加,得不偿失!
医生提醒:出现这些信号,赶紧去看肛肠科!
沈阳市肛肠医院中西医结合五病区郑重提醒:勿因“病小”而久拖,勿因“害羞”而加重,勿因“怕痛”而延误!当出现以下症状时,一定要及时就诊:
1.排便时便血(滴血、喷血、手纸带血),颜色鲜红;
2.肛门有肿物脱出,或伴有瘙痒、疼痛;
3.排便习惯改变,如便秘、腹泻交替,或排便时坠胀感明显。
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。小小的痔疮,拖久了也可能酿成“大祸”。及时就医,科学治疗,才是对自己身体最负责任的选择!
作者:于伟刚
来源:沈阳市肛肠医院炒股配资平台官网
发布于:辽宁省鼎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